中国停车网
中国停车业信息中心 China Parking Industry Infomation Center

125年4月1日星期二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专业期刊
  厂商名录
  展览会议
  分类信息
  管理文库
  停车知识

首页 - 行业新闻 - 城市停车新闻

停车短缺阻碍广州步行街繁荣
2002-07-17

  以前逢年过节总要为职工买点福利的黄先生,在北京路步行街开通以后就很少去了——因为没有地方停车。黄先生认为,交通,已经成为北京路发展的一个瓶颈。北京路的商户也反映,步行区自去年12月1日开通以来,他们的营业额不升反降;更有商家预言,如此发展下去,北京路将会就此沦落。

  步行街的开通,与此相联系的是公交车改道。调整之后,到北京路最近的公交站点只有10多条线。从这些站点下车到北京路方不方便?且看市民的说法。
  黄小姐:我到北京路,一般坐42路车,在广卫路下车,然后走过去。走到步行街最快也要10多分钟吧。有时累了就不想去。
  冼先生:我是坐地铁到北京路的。从公园前地铁口到北京路,走路大概10分钟吧,而且还是穿小巷子才这么快。
  梁小姐:我现在很少去北京路了,我那些朋友也不大愿意去了。一是觉得同一档次的东西,那里好像比别的地方还要贵一点,另外就是很难找到停车的地方,开着车转来转去的,比“打的”还麻烦。

  据了解,广百及其新翼的地下停车场只有600多个车位,只能基本满足集团购物的停车需求。步行街周围停车场比较难找,即使有,买完东西后还要走一大段路,很多人都不愿意。有车一族普遍反映,到北京路均会为找停车场浪费很多时间。另据今年早些时候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商户也对交通问题颇多怨言,他们认为,停车场不足的问题不解决,有车一族不愿意来,将使他们继续失去一部分高收入消费人群。

  作为步行街,首要考虑的应当是满足人们“走”的需要。所谓走,就是不能超过人均走路的疲劳度,据专家测算,通常以1000米为极限,加上在商场里逛的路程,最多不能超过2000米。交通的不便,实际上就是增加了购物者的疲劳度。

  据专家介绍,步行街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欧美,是为了避免交通堵塞和安全隐患而产生的。人车分离后,车辆有了自己的通道,不必小心翼翼地缓缓而行;而由于排除了汽车干扰,人们到此购物、休闲和旅游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然而,渠成了,水为什么不来呢?

  广州市商业旅游局负责人说,解决目前的交通问题首要是大建停车场。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广百新翼有360个车位,明年底可竣工的名盛广场有800个车位,正在兴建的光明广场有200个车位。此外,“中信地块”、“新华地块”、“立新地块”都有停车位,还要在广大路建一个300—400个车位的多层停车场。由此可见,设置适量的停车位,才能保证北京路商业的持续繁荣。


  版权所有:山东三鼎发展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广告联系 -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 电子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