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停车网 中国停车业信息中心
Parking Industry in China
首页 会员 新闻 产品 名录 招标 期刊 法规 展览 分类 地区
  当前位置:新闻 - 停车数据 - 正文
RFID的现在和未来
2004-7-22

  信息来源:网络世界

  价值+需求-障碍=市场。这绝不是一个严谨的经济学定理,而是常人用来推断市场前景的简单逻辑,我就用这个逻辑来推算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前程。

  RFID带来的价值:实时数据。
  RFID可响应的需求:提升服务,简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
  RFID普及的障碍:高成本;标准、技术、产品与方案不完善;认识不足等。

  市场:前景是广阔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有点俗,但十之八九的采访对象或分析机构会同意它。几乎所有人都将"光明的未来"放到三五年后。说明了一点,在大家心目中,RFID应用距离我们有一段不长但也绝对不短的日子。

  "现在社会上的炒作比较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立建一见面就评价说,"尽管RFID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当前与国内社会和老百姓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未来,可能先在某些地域和行业出现'星星之火',再逐渐形成燎原之势。"他认为,导致需求缺乏的主因有两点:一是缺乏社会基础设施;二是成本太高。

  在采访中,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信息部张云崖经理和上海大众公司技术部李秀峻都表示,在未来较长阶段内不会考虑启用RFID技术。此前,一些媒体的报道称他们已分别在汽车展览会和汽车防盗中采用了RFID技术。张云崖解释说,国展新电子票证系统可同时识别RFID与条形码,但因为难以承受RFID的成本,在汽车展中并没有启用该功能;而且RFID除了更"快",其他所能带来的价值,条形码也都能实现。不过"快"对于大型展览会意义非凡。由于不少观众对条形码门票比较陌生,有时三五个人也能形成一个小小的队伍。如果采用RFID,所有进门的麻烦都可以省略掉,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不过也有一观点截然对立。"RFID推出的方式相当奇特,通常技术都是由厂商开发出来再行寻觅市场,但是现在市场需求先存在了,只等着工具成熟",RFID国际标准组织之一EPC Global 产品经理SueHutchinson的话比较有代表性。

  大家举得最多的例子是,沃尔玛在宣布2005年1月前100家供货商在货物箱与底盘上必须采用RFID技术之后,一直在等米下锅,终于在前不久宣布将最后期限推迟3至6个月。零售业咨询师Francisco Rodriguez将推迟归因于"标准"与"设备与解决方案"两方面的不足,此外还由于工程本身过于庞大。

  美国宝洁公司也表现出强烈的需求。"一些畅销商品的货架常常空掉,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钱一分一秒从货架上流失",其前任行销副总Kevin Ashton说。通过采用RFID技术,零售商与供货商均可掌握货架上每个产品销售的实时数据。

  呼声也来自国内。"我们在进出口贸易中,发现一些贸易纠纷来源于货物细节的'无法证明'",实华开电子商务公司副总裁欧阳宇说,"我们一直在帮助客户寻找最精确的'身份证明。"看中这一商机,与RFID研发和生产无干的实华开,就投身到RFID的推进当中了。

  能证明需求存在的,或许是类似北京京天威这样一些有行业背景的公司,他们知名度未必多高,但已经在市场中摸索了很多年。京天威自1992年涉足RFID,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已积累了多项RFID应用:4年前完成的中国铁路车号识别系统项目是当时亚洲最大的RFID案例,此外还有北京机场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上海金茂大厦停车场项目、青岛海关车辆监测管理系统、石家庄物流应用管理系统等。京天威射频部副经理谷滔说:"我们原来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交通与军队领域,未来将积极开拓大型物流等新领域。我们已经比较强烈地感受到用户需求。"在他的言谈中,RFID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市场--这些市场不在媒体与专家的聚光灯下,却早已存在,并且有需求、有利润。

  尽管上述两种观点很对立,但是都承认RFID的广阔前景,甚至没有谁去置疑"RFID将无所不在"的论调。

  RFID要突破一道道障碍,一点点积蓄到达市面的力量。RFID要从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市场,要突破很多道"坎"。

  首先是成本。RFID 无论是二战时用于识别战斗机,还是后来参与构建微软的"魔幻家居",都不用考虑成本。但一旦要大规模商用,成本就必须降下来。

  RFID系统最基本的组成是:电子标签(包括芯片和天线)、读码器。RFID标签以物为单位,据说多到可以给地球上每个沙子一个"身份证"。如此看来,RFID标签一定要非常廉价,才可能铺天盖地。但现在恰好相反:国外最新记录是每枚低至5美分、10日元(以百亿为批量),国内记录是最低7角钱。

  这样,RFID在单体低价物品上的使用就会导致成本陡涨,在牙膏、刀片、口香糖之类小物件上使用,甚至可能超过物品本身的价值。对应来说,条形码只要申请到后,就可以印刷到产品包装上,成本几近于无。

  在零售业之外,成本也是当前最大的制约因素。国展张云崖经理做了一番对比:国展可采用的RFID卡成本约50块钱,而条形码门票成本每个仅2角钱,相差250倍。国展目前仅为员工定制了千余张RFID卡,方便出行与管理。

  再加上读码器、软件、网络、计算机等,整个系统成本就更昂贵了。AMR Research公司估计,仅为了满足沃尔玛的要求,普通消费品生产商就需要投资130万~230万美元。实华开和物美超市计划年底之前开辟一RFID试点,欧阳宇估算说,仅此一"点"就大约要投资800万元左右。"现在国外已经进行试点的零售商,包括我们的股东麦德龙的'未来超市',都是厂商们赞助的",欧阳宇笑着说,"如果光让他们自己掏钱,恐怕没有一家现在会做的。"

  其次是标准。目前全球有两大RFID标准阵营:欧美的Auto-ID中心与日本的T-engine论坛,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子委员会(IEC)也针对射频IC卡和物品自动识别(AIDC)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不同标准在无线频段、数据格式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立建介绍,中国的电子标签标准草案页已经制订出来。据透露,为增强部门间协作,信息产业部还将牵头成立一RFID标准组织。

  再次是技术。采访对象重点关注的是软件与解决方案,因为RFID的价值就在于改进我们的应用和商业模式。"RFID技术为ERP、仓库管理系统(WMS)和CRM等提供了大量的实时数据,使后者可能完美地实现",咨询师Francisco说,"但现在中间件与解决方案都比较缺乏。沃尔玛今天所遇到的问题,其他企业至少是零售商将来都可能遇到。"

  RFID形成的信息数据要用"爆炸"来形容,据说佛罗里达州一家公司的资料库系统险被RFID 资料灌爆。如果RFID真正在所有分公司或整个供应链中实施的话,大家要对由此带来的数据与系统管理复杂度有足够的准备。

  安全性与识别率也是大家提到较多的问题,即使识别率已达到99.99%,但0.01%的错误也可能让新的应用模式建立不起来。

  最后是意识。"如果你安装了RFID却仍然以五年前的方式工作,那就毫无意义",IBM公司RFID中间件架构师Rainer Kerth说。"很多企业已经知道RFID如何拼写,但是并不知道它能给自己的业务带来什么",零售业咨询师Francisco Rodriguez评价说。他的一些国内客户因为日美零售商的要求,被迫采用RFID,但对自己的业务有什么帮助仍很茫然。

  京天威射频部副经理谷滔在实际应用中感到,用户有的是用不起,有的是意识不到位。比如郊区某滑冰场的门禁系统采用了RFID技术,可实现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为会员提供多种个性化服务,但目前仅用于进出时的身份识别。

  王立建还谈到RFID基础设施的缺失,因为没有基础设施,RFID很难在整个社会推广。

  RFID应用在普及之前,要经历一个局部摸索与突破的漫长过程。

  在沃尔玛、麦德龙等零售巨头因撬动RFID应用而闻名的时候,大家对中国零售业的应用前景却并不看好。咨询师Francisco分析,中国百姓不习惯批量购买,再加上电子标签价格居高难下,使RFID难在中国零售业有突破。他认为机会在以下领域:物流、运输与政府(比如海关、税务等有货物流通的部门)。他期待着在沃尔玛等巨头的拉动下,未来三五年内中国的物流企业会产生迫切的RFID应用需求,这将是一个规模可观的"鱼群"。他同样期待着政府有所作为:只有政府强制使用,RFID才有可能在国内某些领域逐步推广。

  王立建的观点与之相近,但认为防伪识别将领先于物流一步。理由是,RFID会在"最紧迫的局部"率先使用,而我国每年因假冒伪劣承受巨大损失。可以印证他观点的是,中国铁路车号识别系统在投入应用4年间,已在55万节车厢上安装了标签,有效杜绝了"以旧换新"等侵吞国家资产的行为。此外,上海市已将RFID用于气瓶防伪,电子标签里面存储气瓶的出厂日期、报废日期与维修记录等信息。据说,上海市政府还将金卡工程的重点放在RFID技术上,希望借此发展出一个全新产业。RFID在第二代身份证以及新军官证、学生证中的应用,也是看重防伪识别功能。由此有人预见,2008年的奥运会以及一些大型会议很有可能采用RFID技术。

  国外的应用试验比较多,我们就不展望未来了,而是踏踏实实地回顾过去。大家知道比较多的是沃尔玛、麦德龙等零售商,其实全球前十大的零售商中的若干家都在进行RFID测试。比如,英国最大的零售商Marks & Spencer公司采用RFID标签追踪350万个循环使用的食品托盘及推车的冷冻食品供应系统,大大加快了供应速度。在超市内,因为RFID技术的采用,顾客可以充分地了解商品的信息,并且不必排队结账,只要推着购物车穿越RFID读码器即可。

  还有很多应用因为贴近生活而充满诱惑力。比如,丹麦一家公园给孩子带上内置RFID标签的腕圈,家长就可以放松地让孩子自由游玩,因为随时可以知道孩子的位置,并且孩子一旦离开公园,会有自动报警。普诺玛公司实现了读者自助借阅管理、图书的快速分类管理和无误报警的图书防盗。Gap把生产出的衣物附上了RFID电子标签后,轻松实现了对其尺寸和规格的管理和分类。日本静冈县从明年开始对本地产的橘子销售引进电子履历书管理系统,供顾客在购买时了解产品使用农药、化肥以及上市渠道等信息。波士顿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将RFID标签固定在运动员的鞋子上,使得每一个运动员的比赛时间详细记录并发送到因特网上。

  还有些应用不那么有趣,但是也有可能推广。比如,英国从今年2月试行给保外候审的"问题少年"戴上特制的电子标签,这样警方可以对其实施有效的电子监视,避免其重新犯罪。美国军方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大量使用了RFID技术,被缝入到袖口中的RFID芯片用于跟踪受伤的士兵和平民的身份、状况和位置,并且允许医生添加新的治疗记录。

  RFID应用将起,产业链正在加紧形成中。

  RFID被视为一项"能够在很多方面为当今的IT基础架构带来革命"的技术,相关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提供商成为潜在的受益者。Sun公司RFID营业单元市场经理Vijay Sarathy说,我们早已意识到RFID是一个系统级问题。尽管我们并不生产RFID设备,但是仍希望能够借此扩大其网络、服务器及存储子系统产品的销量。思科计划在2005年年底新增加六种业务,RFID就位列其中——其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大量的网络设备来传输。

  IBM与惠普则除了欲以产品赚钱外,还要通过咨询获利。IBM在美国、日本、法国都建立了实验室进行RFID技术测试和解决方案研究,今年上半年,陆续在国内推出面向制药、制造、零售以及中小企业的RFID解决方案。

  惠普公司则称RFID技术与"动成长企业"战略一脉相承,同时面向不同用户提供了三大服务:创建远景、进行概念验证和提供一些解决方案的开发套件。惠普也筹建了多家RFID研发中心,同时在标签、读码器、中间件以及业务应用方面进行创新。

  还有一些厂商是专门吃"软件"饭的。比如,Oracle今年3月在其最新版本的数据仓库管理软件增加RFID功能,该功能可以帮助广大企业通过改进库存控制和扩展供应链的可视性来降低仓储和配送成本。SAP同期宣布推出用于供应链管理的RFID配套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RFID业务流程自动化。Sun 6月2日发布的SunJavaSystem RFID软件,简化了RFID数据集成进入企业信息系统的过程,同时降低了管理大量数据的复杂性。

  相形之下,中国的IT企业比较沉寂。或许是因为从实力上讲,中国企业无法对一个三五年后的市场倾注太多精力;或许是在意识上,一次次IT泡沫让他们务实地是"冷眼旁观",而不再是"未雨绸缪"。但是我们的采访对象还是愿意就产业机会献计献策。王立建认为:中国企业在各环节都有机会。比如说,中国的芯片业落后于国际一流水平,RFID标签所用芯片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实华开欧阳宇副总裁则认为:软件开发是最急需,也是国内企业最容易突破的领域。

  中国企业可能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Francisco 提醒说,"如果中国没有足够的、合格的产品和方案,供货商都要到国外去购买,成本就将非常高昂。

  相关链接

  1、什么是RFID?
  RFID全称Radio Frequency ID,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大量实时数据,为ERP、CRM等业务系统完美实现提供了可能,并且有可能对业务与商业模式有较大提升。
  与条形码相比,RFID标签是可擦写的、非接触、可同时读取、数据存储容量大,且包含的是单个产品的信息。按照频率划分,包括125kHz、13.56MHz、915MHz、2.45GHz、5.8GHz。

  2、为什么沃尔玛要求供货商采用RFID技术?
  沃尔玛是一家非常善于运用最新技术改进商业生产流程的企业,高效的供应链与物流是它位居《财富》500强之首的核心竞争力。20年前它推动了条形码的强制使用与普及,今天,它又将目光聚集在更富于优势的RFID技术。

  3、为什么沃尔玛将最后期限推迟了3到6个月?
  零售业咨询师Francisco Rodriguez的分析是:"标准"与"设备与解决方案"的不足,以及工程本身过于庞大最后导致了延期。

  4、中国在RFID标准制订中是什么立场?
  尽快制订出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又和国际标准互通兼容的RFID标准。

  5、RFID有哪些典型的应用?
  车号自动识别管理;道路自动收费管理; 航空行包的自动管理;车辆出入控制;身份证、校园卡、饭卡、乘车卡、会员卡、驾照卡、健康卡(医疗卡)等用途;生产线产品加工过程自动控制;动物识别;物流、仓储自动管理;气瓶的自动识别管理;汽车遥控门锁、电子门锁等。

  6、如何在业务中发挥RFID技术的优势?
  RFID的应用,不仅收集数据并把数据传送到IT设备进行处理,还包括把信息实时地回传以便做出合理的决定,从而在本质上提高效率。因此必须定义出新业务流程。

  7、企业如何完成向RFID过渡?
  科尔尼公司建议:实现贸易伙伴之间的数据同步;提升消费者的获益;寻求与其他供应链伙伴的合作,供应链的存货以及零售存货的情况实现透明化;在转型阶段同时兼容多种数据采集技术,包括条形码和RFID;充分利用这种产品追踪信息的其他应用机会;调整业务流程,利用新的供应链数据。

 

 


版权所有©:山东三鼎发展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广告联系 - 会员注册 - 电子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