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建设部、公安部“畅通工程”的要求,每百辆机动车需配建18个停车位,郑州市共需规划停车位4.5万个,但现有停车位却远远不能满足停车的需求。据悉,郑州市市区内共有4类停车场,有2.8万个停车位,其中咪表停车位3082个、单位自管自建停车位近2万个、“四桥一路”拍卖停车位539个、定向拍卖停车位730个、中心人员看管停车位1000多个,加上慢车道平行式停车位200多个。
据郑州市停车场管理中心介绍,制约郑州市停车位发展的五大问题是:
一是道路改造减少了停车位数量。原有的人行道停车位由于道路改造,增设了非机动车道和花坛,致使已有的543个停车位被迫“消失”,造成大量沿街单位、商户尤其是一些单位门前没有规划停车位,严重影响了商户经营。
二是已规划的人行道停车位路侧石偏高。目前,许多地段的路侧石高度为20厘米,如黄河路、经六路、经七路、经五路、南阳路、文化路、大学路、中原路、城东路、郑汴路、紫荆山路、顺河路、互助路等。有些甚至超出路面近30厘米,造成机动车辆无法开到指定位置,甚至出现损坏机动车部件的问题,给广大驾驶员带来了极大不便。
三是盲道设置不合理。市区的许多人行道在改造时都设计了盲道,但是由于市区相当一部分咪表停车位设置在人行道上,而盲道往往规划在人行道正中,造成车位无法停车。
四是人行道道板承重问题。已规划人行道咪表停车位的不少路段,由于新铺设的人行道道板较薄,在承重方面不符合停车场的规划设计要求,致使停车位路面损坏比较严重。
五是已经建成的一些停车场,被擅自挪作他用。如亚细亚、金博大等商场,按照原建筑设计要求,其地下一、二层应为停车专用场地,但这些商家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都将本来用于停车的地方直接改为商场。
郑州市停车场管理中心主任李干祥认为,城市建设中按照停车要求,合理规划停车场(位)是主要的问题所在。
他建议,在今后的道路改造过程中,如正在改造的黄河路、经三路、农业路等道路,应考虑停车规划方面的问题,从加强城市停车场管理的角度考虑,在一些设置停车位的路段适当降低路侧石高度,便于群众停放车辆,从而杜绝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今后改造人行道时,在一些人行道较宽的路段,将盲道靠边设置,这样既不影响盲人行走,也不影响停车位的规划,有效解决停车供需矛盾;在已规划的人行道停车位,改造时要按照停车场地的设计标准施工,增强人行道道板的承重力;对原来已规划为停车位的路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改动或改变其功能,确需改变的应征得停车管理部门的同意。
还有一些市民建议,目前郑州市的几十条道路设置成了单行道,这对当前郑州市区道路较窄易引起车辆拥堵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是否应在这些单行道或一些较宽的道路上划出临时停车位,以缓解车辆增加、停车位少的状况。郑州交巡警部门认为,在道路上划出临时停车位,只是权宜之计,真正解决还要靠设立停车场。但目前郑州市限于资金问题,这种长远规划只能待今后逐步落实。
8月1日起,《郑州市车辆存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试行)》开始实施,它对目前郑州市车辆乱停乱放、车辆存放发生丢失、损坏的赔付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