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武汉交通工程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交通专家段里仁教授在会上介绍,目前众多发达国家均考虑“以人为本,方便行人”的原则,如日本东京平均每11.7米就有交通语言提示,告诉行人出口的位置在哪里,韩国在禁停的地段会有交通语言提示“前方多少米有停车场”,一目了然。花小钱、花小力气,也能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毛细血管”不能堵。如果把城市主要干路比作人体的主动脉,干路相连的支路与支路之间的道路就是“毛细血管”。包括武汉在内的许多大城市,“毛细血管”不断退化、阻断、甚至消失:小胡同不“通”,车辆就挤向主干道。段里仁教授说:“在国外许多城市,几米宽的街道都有交通标志。抓交通,既顾大的,也重视小的,不能只重视宽马路,要利用小胡同发展单行线,让胡同通起来,主干道的通行能力会大大提高。”
种树比种草更有用。“城市绿化思路要改,草坪连人都不能走,更谈不上停车。种树一举两得,树底下能停车,树冠则能遮荫。”段教授讲。他给大家看一张图片:东京的一个小胡同拐角处,停了两辆车,旁边还有咪表,“停车位不一定非要占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里弄小巷里很多空地,见缝插针划几个停车位,也能够缓解停车难。”他说:“停车占人行道,行人就走非机动车道,骑自行车的就上了机动车道,机动车辆能快起来吗?”
告诉司机该“怎么走”。“大街小巷,禁行标识随处可见。管理部门能否想想,除了告诉司机不能走外,能不能再告诉司机怎么走?”段教授出示一张韩国汉城的一处交通标识图片:在“禁止左转弯”的标识旁,还并列一个蓝底提醒标识,告诉司机怎么走另外一条路到达目的地。“像这样的标识,北京都没有多少。”段教授说,这其实在禁止通行的地方给了司机一个“出路”,“也反映了在按人性化的原则因势利导服务于被管理者”。
修路“修”出人性化。很多地方修路时,首先考虑车行道,其次考虑非机动车道,第三才是人行道。这种设计理念不公平,解决交通问题要以人为本,国外非常注重这个问题,人行道很宽、很平,而我们一向挤人行道。
市委副书记殷增涛在会上指出,目前交通拥挤主要是停车问题,很多地方没有停车位,车辆不得不挤占马路停车。同时好的人行道很少,行人只得走机动车道,人车混流引起拥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