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在广州中心市区找一稳定月保车位更是难上加难。近日,家住区庄附近的梁先生刚买了一辆新车,在住宅楼附近连日奔波打听后,发现月保车位居然一位难求!刚买新车的喜悦心情一下子消失殆尽。找不到月保车位,而临保一小时5元的"高额"收费,更让他难以接受。
"有一处保管站月保收费600元,我已经帮车子排队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轮到我。"尽管月保收费不菲,但与临保的账一算,梁先生宁愿先排队等待。
记者在广州市物价局网站查询到,市物价局对小区停车费标准有明确规定:住宅小区停车场内,小车室内停放保管服务收费标准的最高限价为月保400元,露天停车场收费最高限价150元。
事实上,在广州市中心地段的住宅小区,要找到月保低于400元的室内停车场几乎很难,更别提能有150元的"低价"露天停车场了。在华侨新村和淘金北路附近的一些没有地下停车场的老住宅楼,记者留意到,就连室外停车场的月保车位一般收费都要450~600元,而且保管站人员均宣称,车位资源相当紧张。
对于有车一族来说,广州市区大部分地区小区月保高于限价400元的问题由来已久。广州市物价局相关人士在电话中向记者坦言,广州大小停车场多达数千个,商业停车场和住宅小区停车场的月保并不一样:商业停车场的月保按规定不高于每日最高限的30天总和,而普通公共露天停车场月保须不高于450元,小区室内停车场不高于400元。有市民更指出,有些停车场虽然开设在小区内,却按照商业停车场的收费,有些不合理。市物价局相关人士表示,对于密布在旧式住宅小区内的大小停车场的经营状况,进行有效监控是目前最大的难点。
"在人口密集的老城区,有些停车场连月保都不愿意做,只肯接受临保。"梁先生"考察"家附近多个停车场后感叹。
华侨新村负责路内停车场管理的老陈告诉记者,停车场的收费收入的分配,基本由停放保管服务单位与停车位产权所有者协商确定。"这附近上班的人特别多,临保需求高。老板认为在这里做月保不如临保赚钱,所以30多个车位都是临保。"老陈说,在华侨新村一带,白天停放车辆的大多是附近上班人群,到了晚上停放的车辆则以住在附近的居民为主。包下这个停车场的老板不愁赚不到钱。
记者了解到,在老东山区、越秀区、天河区等繁华地带,不少地方已经干脆取消了车位的月保服务,譬如锦城花园、东山雅筑这些老楼盘已经取消了车位的月保服务,即使购买了私家车位,每月还需缴纳上百元的管理费。没有购买私家车位的车主,则只能接受临保服务。
在记者的调查当中,大部分停车场的月保收费高于市物价局的限价,或者干脆不设"月保车位",迫使部分有车族不得不需要四处寻找合适的车位:随便停路边,又怕收到交警的"牛肉干";停临保车位,面对的是高额的停车费;一旦遇到价格较为适宜的"月保车位",往往已有多辆车在"排队争抢"。在有关部门缺乏有效管理办法的情况下,似乎我们也只有两种选择--不买车,或搬至有停车位的新楼盘小区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