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路、厦禾路、鹭江道绕成的三角,可以作为厦门岛老城区的交通保护环,保护环上可设置"交通港"。到老城区办事、购物,私家车可在"交通港"停下,车主再步行或换乘公交车。而"交通港"既可以作为停车楼,也可以作为多种交通工具的转换地。
——市人大代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唯山
每年两会,厦门市人大代表王唯山都"锲而不舍"地关注我市的交通问题。今年,他仍把目光盯在了交通上。
去年两会,王唯山就提出了"关于加大实施公共停车楼建设的建议"。他说,在香港等地,很多住宅楼除了开发地下停车场,甚至地上的一至五层都专用于停车,五层以上才用于居住,这就是所谓的停车楼。
现在,王唯山已经把"公共停车楼"的概念扩大到了"交通港"。所谓"交通港",就是在一些重要的节点地区,建一个停车楼,同时,这个节点还是不同的交通方式转换的点,在这个"交通港",还可以配套建设一些商业设施等等。
王唯山介绍,厦门市目前已经在做相应的规划,并且在经济上做测算,拟选择几个点设置"交通港"。旧城区、新城区都有相应规划,最有可能先推出"交通港"的路段在中山路附近。"今后,新的布点可以与BRT结合起来,在2号线、3号线的建设过程中,配备'交通港'设施。"
人流、车流密集区都应有保护环、交通港
王唯山说,新开发的地区停车位标准在不断提高,但是,已建成的地区,停车标准低。"早期建设的小区,停车位不多,小汽车就停放在路边或者公共绿地上。"旧城区一旦发展几个商业、休闲地,停车就更难,"还没有改造的空间"。
王唯山提醒,今后在规划时,应当在老城区的保护环上预留"交通港"的位置。
"交通港"不能离商业区过近,否则,要来"交通港"停车的车辆多起来,反而会影响商业区周边的交通组织。王唯山说,人流、车流密集区都应该有一个交通保护环、"交通港",保护环内要形成良好的步行系统。
王唯山还透露,厦门市正在着手建立交通数据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实时反映全市各路段的车流量及饱和度。这一模型应用得好的话,车主可以随时随地掌握路况信息,查看所要经过路段的饱和度,来选择行车路线。
在易拥堵地段停车,收费可更高
老城区停车位不够,建设"交通港"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王唯山说,厦门市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多种方式解决交通问题。
规划边角地空间,挖掘停车位
厦门市可以对边角地好好地规划,有些道路空间白天为车行、人行服务,夜间则可"变身"为停车位--这一方式主要是为车流、人流拥挤地区的居民服务。
车流量大片区实行自动收费
资料显示,英国伦敦自2003年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小车征收交通拥堵费,每天进入市中心的小汽车减少20%-30%,公交车因此较以前提速25%。王唯山认为,厦门市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实施交通需求管理。"进入旧城区或者容易拥堵的地段,停车费更高一点,或者可以采取自动收费系统,车辆在某些时段进入某几个路口,就自动被收取一定费用。"
预留更多出岛空间
集美大桥、杏林大桥通车后,有车族明显地感觉出岛方便多了。王唯山提醒,像厦门这样的城市,中心在本岛,交通方面最难点就在进出岛。他说,厦门市应该充分预留进出岛通道,今后岛外不断发展,岛内外交通会更频繁,"而且这种交通需求一定会比我们的想像来得快",预留的通道还应辐射漳州、金门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