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日报
据悉,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20万辆大关,市区保有量达61万辆。面对机动车增速快速赶超停车位增加这一问题,尤其是社区停车难问题,近期记者连续走访一些社区进行了调查。
多数社区机动车"超员"
在调查过程中,小区机动车严重"超员"的情况非常突出。其中建于2003年以前的一些小区内,停车位严重不足,这些小区由于当时拥有机动车的数量不多,所以没有考虑停车位的问题,现在只好将增加的机动车停在小区的篮球场、草地,甚至抢电动车和自行车的车位。小区内车位不足,由此产生了车辆被划,为车位争吵,居民活动面积减少等问题,令居民反感不已。
在纬四路一社区居住的市民林青邀请记者来到他所居住的社区。中午12时15分,记者看到,小区内的停车位基本被占。林青则告诉记者,中午回来的车辆只是小区车辆的一半,到了晚上根本就找不到车位,很多人只好把车停在小区外的大路上。但这样一旦车辆有了损失,没人为你负责。
而对于2003年以后建设的小区,目前停车情况还能凑合,但如果车辆继续增加,这些小区也难负荷,尤其是一些高层公寓,随着地下停车位一天一天减少,未来一些业主的车辆被"赶"到马路上也不可避免。
不过,小区内机动车严重"超员",并不意味着就能到马路上抢"板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区内一些路段可以让机动车停放,但多数道路还是要考虑通行的。
诸多原因压缩停车空间
在车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一些小区在不经业主同意的情况下私改停车场用地,或缩减停车位数量,也是导致停车位越来越少的原因。虽然这种现象并没有普遍性,但却呈现出蔓延趋势,将停车场改成收费停车场,改为商业用途,以及缩减停车位面积等情况,使得小区内本就不多的停车位更加紧张。
除了停车场用途被更改外,有些小区还存在破旧车辆长期占压停车位的现象,这些车辆大多已经报废,但由于处理起来困难,没有人愿意将车辆移走。另外,一些小区内自行车、电动车、机动车停放混乱,也使小区内的停车空间得不到高效使用,导致停车难。
多动脑筋缓解停车难
针对社区内停车位越来越少的情况,一些用来解决停车难的办法也浮出水面。
位于兴华南街的亚星小区被郑州市列为夜间停车场试点,开设兴华南街的路段用来解决社区居民停车难的问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情况运转良好,该社区停车难的问题已经有所缓解。"既然在这条路上停车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确认,居民停车自然也就放心了,也不用担心被罚款。另外,还有专人看护,车辆安全应该没有问题。"社区一位居民张先生对记者说。据了解,去年,为了缓解市区道路和社区停车难的问题,郑州市在市区增设了3000多个临时停车位,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
在放宽停车空间的同时,郑州市一些商务楼宇设立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场也值得社区考虑。位于农业路的国际企业中心引进的大型机械立体停车场,可以容纳300辆以上的机动车停车,效果不错。但由于大型机械立体停车场投资过大,所以在社区推广还存在一些困难。
针对停车难的问题,记者连线了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和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的刘少军教授,作为研究城市规划的学者,刘少军教授表示,在欧洲一些国土面积小,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机动车数量增多,加上城市的规划滞后,导致了停车困难问题,而这些国家推行的路边停车和立体停车都是不错的方法。郑州属于人口居住稠密地区,所以这些方法值得借鉴。
刘道兴副院长则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汽车销售大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郑州市每天新增的车辆就要达1000多辆,这对一个城市的停车能力当然是一个考验,所以停车难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以后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可设立大型的地下、地上公共停车场,这样能解决社区、道路共同的停车难问题,也能进一步繁荣城区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