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停车难"问题,今年,太原市在推行停车新政、出台《加强省城机动车停车管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又新出台了《综合交通规划方案》,把停车问题纳入城市未来10年的规划。
三大原因造成停车难
目前,太原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8万辆,而且每月仍在以六七千辆的速度增加。保守估算,太原目前的停车位缺口在8万个以上。有关部门调查分析,造成停车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中心区车位不足。太原市机关、金融商业中心、娱乐场所、学校等大都聚集在中心城区,造成原配置车位根本无法满足"一车一位"的基本要求,乱停乱放现象由此而生。规划专家指出,像杏花岭区、迎泽区这样的老城区,要想增加地面车位只能通过旧城改造,相应建设一批配套泊车位。
二是停车场规划滞后。规划专家介绍,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库应该是停车供应的主体,但太原市推行建筑停车配建标准较晚,各类建筑未能在开发和建设时同步配套停车供应设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太原市2000年之前的配建水平远远低于现行配建标准。另外,太原市过去没有全面完善的政策规划,难以对停车供应设施规范建设进行有效引导。
三是停车管理落后。目前,停车管理涉及规划、公安、市政、工商、物价等多个部门,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客观上降低了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剧了供需矛盾。即使是已设置咪表车位的路段,也尚未推行累计计费制,停车周转率很低。而路外智能化停车系统,在市中心城区尚处于空白。
四项规划对策
根据规划,未来10年,太原市将建成规模适中、布局合理、与道路相匹配、与公共交通相协调的停车系统。适度建设公共停车场,作为配建停车设施的必要补充;提高停车服务水平,其中核心区域停车步行距离控制在150米以内,市中心区控制在200米以内。另外,路内停车作为有限的补充,停车供应量比重不高于5%。
首先,公共停车设施实行多元化投资体制。具体说,就是改变过去由政府一元化投资的模式,推进停车设施民营化,实现"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形成促进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良性循环。当然,政府仍要设立专项基金,带动停车设施的建设。
其次,成立专门的建设部门,按照"取之于停车、用之于停车"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各地区公共停车场规划和用地条件、资金情况,每年制定城市建设计划时同时提出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逐步促进规划方案的落实。
再次,提高停车服务水平,引进路外智能化停车诱导系统,方便驾驶员就近停车,提高路外停车场库的利用率。
最后,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场为补充,根据各区域不同的停车需求、用地规划及道路情况,合理规划停车布局。其中,城市中心区由于用地资源紧张,公共停车场建设主要利用绿地、人防等设施改建,同时结合核心区内的旧城改造及时新建;外围区用地相对宽松,应根据停车规划提前考虑,并且在地区性详细规划中预留用地,为后续建设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