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市场经营主体的不断增加,义乌国际商贸城商户的汽车拥有量也急剧增加。在拥有1万余个经营主体,日客流达四五万人次的国际商贸城一区市场,停车难、行车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作为市场形象窗口的西大门广场,不但是客商、商户进场的主入口,更是义乌外事接待的主场地,如今却被一排排的车辆占据,影响了国际商贸城的形象。
车位不足是根本
国际商贸城第一分公司副总经理金勋毅介绍,2002年,国际商贸城一区市场开业时,所有商户加起来只有480辆汽车,停车位却有2000多个,绰绰有余。随着生意不断做大,买车的人越来越多。2006年,停车难问题开始显现,他们先后开辟了几个临时停车场,将停车位增加到3115个,依然供不应求。
对于停车、行车难问题,国际商贸城第一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很着急,虎年市场开业前3天,他们做了一项统计:一区市场区域日均泊车5286辆,日均车流量2.18万车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23%和15%,而一区市场区域内总停车位是3115个。
应该说,一区市场停车、行车难的根本症结是停车位不够。一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矛盾的日益凸显,近来还出现一个不好的现象,即原先用于来宾接待、观光大巴停靠的西大门广场空地,也越来越多地被私家车所"占领"。每天中午前后,这里都会停上一两百辆轿车,几乎塞满整个广场。
国际商贸城第一分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宁一新指着示意图介绍,西大门广场南北两侧共有三个停车场,共计停车位891个,此外附近还有两个临时卸货区。从数量上看,西大门附近集中了一区市场近1/4的车流。因此,要想解决一区市场停车、行车难问题,必须先解决西大门广场乱停车、乱行驶等问题。他说:"从高处俯视,西大门广场如同一个布袋,肚子大口子小,这里一拥堵,后面的车辆就会迟滞不前。"
措施:人车分流 增设车位
为了缓解一区市场停车、行车难,国际商贸城第一分公司近期也提出了几个改造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将西大门广场的几个车道用盆景隔开,实行"人车分流",并将连接停车场与西大门广场的1号和2号车道,设置成单行线,方向是由南往北。同时,清空西大门广场上停放的私家车,避免车辆在广场出口形成拥堵。
西大门广场上清出来的这些私家车,又停放到哪里去呢?一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可以利用的,只有一区市场东面一个长条形的绿地,他们设想在绿地上铺上水泥格子,下面种草、上面停车。"如果得以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现状。"一分公司负责车位、绿化管理的楼春明说,初步计算,东面绿地完全利用后,可增加600余个停车位。
一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还建议,拥有两辆甚至三辆车的商户,上班最好只开一辆车,以缓解交通压力,让客商获得更多的停车空间。
|